第439章 對益州下手的機會來了
關燈
小
中
大
冬春相交之際,冷熱交替,似乎總是人抵抗能力最弱的時節。乾德十一年開春不久後,大夏之宜梁公、前宰相、蘭氏族長蘭稚卒,享年七十又三。
蘭稚也算得上是壽終正寢了,到死之前都沒有太大的身體異常,受到嚴重病痛的折磨。若自南匈奴時代算起,蘭稚從伊陵若屍逐就單於,到屠特,到呼征,再到劉淵,貨真價實的四朝老臣。
在劉淵開歷史之先河,南征北戰的過程中,助其穩定後方,調節矛盾,釋放內部壓力,功不可沒。侍奉劉淵長達二十多年,也就把持了“相權”二十多年,從匈奴到夏王國再到夏帝國,從無變更。
對於劉淵這樣的君主來說,容忍一個臣子執掌“相權”這麽久,這是極其難得的。也是蘭稚夠聰明,識時務,知進退,也有能力,身份威望又足夠,再加上有劉珝這個未來的“寄托”在,多方因素之下,方使得蘭稚權掌中樞那麽久。
一直到劉淵立太子之前,方以王柔替代蘭稚,從那時起,劉淵或多或少地,開始對蘭氏與其一系的貴族勢力進行打壓。除了劉淵本身對這個貴族利益集團的猜忌之外,也有限制劉珝實力的心思,畢竟蘭氏也從未遮掩對劉珝的支持。
沒了這個老謀深算的掌舵者,蘭氏未來的前途並不算明朗,新的族長蘭黎,以其能力,哪怕歷經大夏地方與中樞,軍隊與政壇,仍舊不足以掌控蘭氏偌大的勢力。
受影響最大的,估計是周王劉珝了,少了蘭稚,他爭儲的支持力量,便在崩散的邊緣。
對蘭稚之死,劉淵還是比較重視的,親自上門吊唁,對蘭氏一門,多加下詔恩賞。這是劉淵給蘭氏,最後的君恩。
而蘭稚之卒,也代表著夏國徹底與舊貴族時代說再見,別看蘭稚一向積極配合劉淵推動漢化改革,但在整個大夏胡系貴族勢力中,他仍舊是一面旗幟,象征著匈奴老族的標志。如今這面旗幟,倒下了。
南北的異變消息也是源源不斷地傳到劉淵耳中,讓他將註意力重新轉向崤函、太行以東,對於關東諸國的變故,劉淵基本上是抱著坐觀成敗的態度。沒有趁機大力東出的意向。
這些年,大夏鐵騎不斷地對趙、魏、楚進行侵擾,收效也不如初時那麽明顯,但胡夏在戰略態勢上的優勢,已經奠定了。也許是真的老了,累了,劉淵對一統天下,已經不抱太大的期望。
劉淵的頭腦依舊清醒,以如今夏國的情況,不說攻滅趙魏的難度與需要的代價,就算窮盡大夏之力,做到了。一統北方之後,也不過一“前秦”的結局罷了。那個時候的劉淵,只怕也徹底到了垂垂老矣的階段,如何去應對那未知的覆雜局面。
好好梳理國內,平衡各方勢力,緩解胡漢矛盾,打好基礎,留待後人。這,才是如今劉淵之打算。
但虎雖老,但不代表雄心不覆,寶劍不利。魏、楚那邊,他是一點興趣也沒有,曹操再度南征,孫吳西討,劉淵是樂見其成。南面三國打生打死,打得越激烈,他越興奮。
倒是北面,袁紹方去的消息一傳來,劉淵便給漠東的劉琝與呂布下詔,令其再攻幽州。還是老一套,給袁趙找麻煩,削弱其戰爭潛力。若袁尚不足以穩定趙國,趁機攻下幽州,侵入河北也不是不能考慮。
南北戰事皆起之後,劉淵的心徹底放回了肚子,在長安繼續當他的皇帝,坐他的龍庭,統治著大夏。
入夏之後,劉淵也為一事而糾結,傷腦筋。
大概是看全天下都不安寧了,受“煞氣”影響,益州也是戰事突起。種地多年的蜀漢動兵了,皇帝劉範下令北伐漢中王張魯,以張任為征北將軍,甘寧副之,統益州精卒五萬北出。
在大軍之後,劉範還於益州之內另準備了十萬丁壯用作糧草轉運,諸郡糧庫、武庫打開,大量的軍資源源不斷地往前線艱難運輸而去。在南面,劉範又以重資於南蠻之中征召兩萬南蠻勇士,一樣用以北征。
種種動作皆證明,這一次,蜀漢是盡了全力要北爭漢中了。奪之,既可以倚之為益州屏障,亦可借機窺探關中,以待“良機”;不奪,則時時將面臨漢中的侵襲,蜀漢也將耗費大量精力以應對。
劉範準備了這麽久,又得上下臣子將士的支持,蜀中的精兵強將都被派到北面了,有種“不破漢中不回軍的”氣勢。
張任與甘寧領軍,出葭萌,過白水關,沿漢水北上,直向漢中盆地。蜀漢是準備充足,漢中應對不及,再加甘寧冒險走山嶺小道突襲漢中門戶陽平關,使得蜀漢大軍迅速在漢中站穩陣腳。
面對蜀漢的強勢來攻,張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,他當師君的這些年,是安逸慣了。北面的胡夏似乎一點沒有南下的意思,南面多是他派軍侵擾,漢中腹地可還從未有經歷過戰亂。
如今這禍事一來,便有滅亡之危。沒有多少猶豫,趕緊派其弟張衛率漢中將兵,西駐沔陽以抵禦。張衛帶著漢中的家底,足足三萬戰兵的大軍,見甘寧在蜀中主力大軍還未全至之時,率一萬兵卒冒進來攻。
自覺抓住了戰機,果斷西出,在沔水之陰,迎擊甘寧,意圖以眾擊寡,先行殲滅這支蜀漢前軍。可惜想法總是好的,甘寧作為蜀中大將,北伐副帥,地位是實實在在打出來的。
甘寧作風硬朗,意志堅定而將士用命,麾下雷銅、吳蘭、楊懷、高沛等將表現英勇出彩。而張衛這邊的大貓小貓三兩只,三萬大軍硬是被甘寧扛住了。等到蜀軍援軍一至,張衛直接潰敗。
張衛一敗,受驚的自然是南鄭了。張任此來,是欲穩紮穩打,收攏降軍後,並未急於東進,而屯駐沔陽以為基地,等待後方的糧草軍械。
張任穩如老狗,張魯則急若熱鍋螞蟻,倉皇地呼籲漢中百姓保衛南鄭,保衛師君。面對蜀漢大軍,弟弟又不爭氣敗掉了家底,若無外援,似乎遲早為蜀軍所破。
這外援,竟然求到劉淵這兒來了。劉淵對漢中、對益州怎麽會沒野心,張魯表示其臣服之意。條件不過讓其永駐漢中,助其傳教,直接答應,先拿下漢中再說,什麽時候實現諾言,再看情況。
劉淵所頭疼的,是派誰領軍出征漢中!
近在眼前,要不要自己親征?劉淵想了許久。
------------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蘭稚也算得上是壽終正寢了,到死之前都沒有太大的身體異常,受到嚴重病痛的折磨。若自南匈奴時代算起,蘭稚從伊陵若屍逐就單於,到屠特,到呼征,再到劉淵,貨真價實的四朝老臣。
在劉淵開歷史之先河,南征北戰的過程中,助其穩定後方,調節矛盾,釋放內部壓力,功不可沒。侍奉劉淵長達二十多年,也就把持了“相權”二十多年,從匈奴到夏王國再到夏帝國,從無變更。
對於劉淵這樣的君主來說,容忍一個臣子執掌“相權”這麽久,這是極其難得的。也是蘭稚夠聰明,識時務,知進退,也有能力,身份威望又足夠,再加上有劉珝這個未來的“寄托”在,多方因素之下,方使得蘭稚權掌中樞那麽久。
一直到劉淵立太子之前,方以王柔替代蘭稚,從那時起,劉淵或多或少地,開始對蘭氏與其一系的貴族勢力進行打壓。除了劉淵本身對這個貴族利益集團的猜忌之外,也有限制劉珝實力的心思,畢竟蘭氏也從未遮掩對劉珝的支持。
沒了這個老謀深算的掌舵者,蘭氏未來的前途並不算明朗,新的族長蘭黎,以其能力,哪怕歷經大夏地方與中樞,軍隊與政壇,仍舊不足以掌控蘭氏偌大的勢力。
受影響最大的,估計是周王劉珝了,少了蘭稚,他爭儲的支持力量,便在崩散的邊緣。
對蘭稚之死,劉淵還是比較重視的,親自上門吊唁,對蘭氏一門,多加下詔恩賞。這是劉淵給蘭氏,最後的君恩。
而蘭稚之卒,也代表著夏國徹底與舊貴族時代說再見,別看蘭稚一向積極配合劉淵推動漢化改革,但在整個大夏胡系貴族勢力中,他仍舊是一面旗幟,象征著匈奴老族的標志。如今這面旗幟,倒下了。
南北的異變消息也是源源不斷地傳到劉淵耳中,讓他將註意力重新轉向崤函、太行以東,對於關東諸國的變故,劉淵基本上是抱著坐觀成敗的態度。沒有趁機大力東出的意向。
這些年,大夏鐵騎不斷地對趙、魏、楚進行侵擾,收效也不如初時那麽明顯,但胡夏在戰略態勢上的優勢,已經奠定了。也許是真的老了,累了,劉淵對一統天下,已經不抱太大的期望。
劉淵的頭腦依舊清醒,以如今夏國的情況,不說攻滅趙魏的難度與需要的代價,就算窮盡大夏之力,做到了。一統北方之後,也不過一“前秦”的結局罷了。那個時候的劉淵,只怕也徹底到了垂垂老矣的階段,如何去應對那未知的覆雜局面。
好好梳理國內,平衡各方勢力,緩解胡漢矛盾,打好基礎,留待後人。這,才是如今劉淵之打算。
但虎雖老,但不代表雄心不覆,寶劍不利。魏、楚那邊,他是一點興趣也沒有,曹操再度南征,孫吳西討,劉淵是樂見其成。南面三國打生打死,打得越激烈,他越興奮。
倒是北面,袁紹方去的消息一傳來,劉淵便給漠東的劉琝與呂布下詔,令其再攻幽州。還是老一套,給袁趙找麻煩,削弱其戰爭潛力。若袁尚不足以穩定趙國,趁機攻下幽州,侵入河北也不是不能考慮。
南北戰事皆起之後,劉淵的心徹底放回了肚子,在長安繼續當他的皇帝,坐他的龍庭,統治著大夏。
入夏之後,劉淵也為一事而糾結,傷腦筋。
大概是看全天下都不安寧了,受“煞氣”影響,益州也是戰事突起。種地多年的蜀漢動兵了,皇帝劉範下令北伐漢中王張魯,以張任為征北將軍,甘寧副之,統益州精卒五萬北出。
在大軍之後,劉範還於益州之內另準備了十萬丁壯用作糧草轉運,諸郡糧庫、武庫打開,大量的軍資源源不斷地往前線艱難運輸而去。在南面,劉範又以重資於南蠻之中征召兩萬南蠻勇士,一樣用以北征。
種種動作皆證明,這一次,蜀漢是盡了全力要北爭漢中了。奪之,既可以倚之為益州屏障,亦可借機窺探關中,以待“良機”;不奪,則時時將面臨漢中的侵襲,蜀漢也將耗費大量精力以應對。
劉範準備了這麽久,又得上下臣子將士的支持,蜀中的精兵強將都被派到北面了,有種“不破漢中不回軍的”氣勢。
張任與甘寧領軍,出葭萌,過白水關,沿漢水北上,直向漢中盆地。蜀漢是準備充足,漢中應對不及,再加甘寧冒險走山嶺小道突襲漢中門戶陽平關,使得蜀漢大軍迅速在漢中站穩陣腳。
面對蜀漢的強勢來攻,張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,他當師君的這些年,是安逸慣了。北面的胡夏似乎一點沒有南下的意思,南面多是他派軍侵擾,漢中腹地可還從未有經歷過戰亂。
如今這禍事一來,便有滅亡之危。沒有多少猶豫,趕緊派其弟張衛率漢中將兵,西駐沔陽以抵禦。張衛帶著漢中的家底,足足三萬戰兵的大軍,見甘寧在蜀中主力大軍還未全至之時,率一萬兵卒冒進來攻。
自覺抓住了戰機,果斷西出,在沔水之陰,迎擊甘寧,意圖以眾擊寡,先行殲滅這支蜀漢前軍。可惜想法總是好的,甘寧作為蜀中大將,北伐副帥,地位是實實在在打出來的。
甘寧作風硬朗,意志堅定而將士用命,麾下雷銅、吳蘭、楊懷、高沛等將表現英勇出彩。而張衛這邊的大貓小貓三兩只,三萬大軍硬是被甘寧扛住了。等到蜀軍援軍一至,張衛直接潰敗。
張衛一敗,受驚的自然是南鄭了。張任此來,是欲穩紮穩打,收攏降軍後,並未急於東進,而屯駐沔陽以為基地,等待後方的糧草軍械。
張任穩如老狗,張魯則急若熱鍋螞蟻,倉皇地呼籲漢中百姓保衛南鄭,保衛師君。面對蜀漢大軍,弟弟又不爭氣敗掉了家底,若無外援,似乎遲早為蜀軍所破。
這外援,竟然求到劉淵這兒來了。劉淵對漢中、對益州怎麽會沒野心,張魯表示其臣服之意。條件不過讓其永駐漢中,助其傳教,直接答應,先拿下漢中再說,什麽時候實現諾言,再看情況。
劉淵所頭疼的,是派誰領軍出征漢中!
近在眼前,要不要自己親征?劉淵想了許久。
------------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